袁世海著名的京剧大师,净角袁派创始人,其师承前辈京剧名家郝寿臣,后来还是国家京剧院的“四大头牌”之一。
他成功地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他主演的十余出扮演曹操的剧目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被观众美誉为“活曹操”,开创了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形成了袁派表演艺术的风格体系。
其代表作品有:《群英会》、《华容道》、《连环套》、《论英雄》、《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赠绨袍》、《除三害》、《李逵探母》、《黑旋风》、《桃花村》、《九江口》等等。
然而近些年关于袁世海先生能不能开宗立派,是不是大师存在争议,我们今天就从三方面来聊一聊。
传统戏袁世海先生在传统戏领域造诣颇深,他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将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而这一点也恰恰是现在京剧演员所或缺的。
袁世海先生有“活曹操”之称,“曹操”这个角色很不好演绎,既要演绎出这个人物的雄才大略,还要演绎出这个角色的奸诈阴险,因为“曹操”有奸雄之称。而袁先生演绎的这个角色那是十分成功,尤其是《横槊赋诗》一段堪称经典。
再有就是《李逵探母》中“李逵”这一角色,要知道这个角色袁老师演绎的也十分成功,尤其是得知母亲被猛虎所食之后的那种悔恨和懊恼,真的是听的人潸然泪下。
革命现代戏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大京剧院团开始创排革命现代戏,而国家京剧院更是著名的“样板团”,像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等京剧名家都是积极参与其中的。
而像李少春、叶盛兰后来都是退出了革命现代戏的创排,而袁世海先生则在《白毛女》、《红灯记》、《平原作战》中都有精彩的演绎,他饰演的“鸠山”、“龟田”虽然是反面角色但是也十分经典,要知道正面角色不都是反面角色衬托出来的吗?
对京剧艺术的贡献袁世海先生对于京剧艺术的传播和传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在国家京剧院担任领导多年,并且也发掘了许多的人才。就拿于魁智来说,当初于老师曾经在袁世海先生的剧团任职,但是一直跑龙套,后来还是袁先生提携让其演主角,这才有了红遍大江南北的于魁智老师。正如于魁智老师所说“没有袁世海就没有于魁智”。
再有就是“音配像”时期,这一时期袁世海先生更是参与其中,可以说是指导了很多年轻的京剧演员参与到配像之中,还有就是也在这一时期教授了许多的年轻人。
所以说,通过这些方面来说袁世海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师。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