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文艺界的打击十分严重,有多少传统艺术在这一时期没有传承下来,有多少老艺术家受到了冲击。
但是客观的说,这一时期也有正确的地方,那就是创排了一系列以工农兵为题材的作品,可却不太应该只有这些题材的作品,应该百花齐放,让大家去选择观看哪些作品。
我想说的是,就拿京剧艺术来说,如果当时传统剧目和革命现代京剧一同出现在舞台之上,想必现代京剧的观众也不会比看传统戏的观众少,因为现代京剧的题材离他们太近了,这些剧目容易引起共鸣。
就拿现在来说,京剧传统剧目比较单一,许多剧目都是反复上演,虽然是精品也经不住如此高频率的上演。而很多剧院团却又在积极复排样板戏,这就说明这些剧目还是有观众的,只是不创排新剧目还是不行的。
然而在那一段时期戏曲、曲艺界也损失许多的名家和名角,我们今天聊一聊。
戏曲界:
戏曲界,我们熟知的就有很多位,像著名的有马连良、周信芳、荀慧生、杨宝忠等大师。
马连良大师晚景可谓是十分凄凉,曾经风光一时的名角,弟子传人众多,可是却也曾遭受弟子批判,去世也就仅有张学津冒险送别。
周信芳大师享誉梨园多年,更是上海京剧院的首任院长,在那个时期也是妻离子散,尤其是妻子的离开对他打击巨大。
杨宝忠曾经在北京,结果被天津的学生挟持回天津,最终一代大家冻饿交加而亡。
再有就是严凤英、言慧珠、小白玉霜这三位,这三位都是自尽离开的。严凤英是一代黄梅戏的大家,黄梅戏能够有今日也离不开她的付出和努力。言慧珠更是梅兰芳大师的弟子,曾经享誉梨园的坤伶,也是上海戏校的副校长,像杨春霞、夏慧华、华文漪都曾受教于她。小白玉霜是评剧的领军人物,其唱念做打都是一绝。
最后就是一代名丑叶盛章,他曾经也是受到冲击,后来离开家门,第二天在护城河中被发现。
而据知情人回忆,叶盛章的脑后有受伤的痕迹,究竟叶盛章是如何走的至今也是不得而知。
曲艺界:
曲艺界也有很多名人受到了冲击。
刘宝瑞大师被称之为“单口大王”,结果最后也是受冲击离开了,可是时至今日刘宝瑞大师的遗体也是不知在何处,留下的也仅仅是“衣冠冢”。
而其经典之作单口相声《官场斗》的后续录音资料也是被毁了,至今也是成为曲艺界的一大遗憾。
再有就是侯宝林大师的弟子于世猷,其曾经在那个年代劳改多年,后来还被侯宝林开除了,而究竟是因为什么谁也说不清。
所以说,那一时期许多戏曲、曲艺界的老艺人都受到了冲击,有人挺了过来,也有人没挺过去,这也正应了一句话,那就是“时也运也命也!”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